English

“宝贝海鸭蛋”缘何默默无闻

——西部行广西走笔
2000-07-25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通讯员 覃艳记者 刘昆 我有话说

沿着广西钦州市郊钦南区长达23.5公里的康熙岭海堤往前走,在错落有致的红树林边,可以看见成群结队的鸭子在堤边漫步。个大、毛多、腆着肚子、昂着头,当地人称之为多毛鸭或大毛鸭。钦州市委副书记张明沛告诉记者,这些鸭子平时吃的全是被海浪冲到堤边的小鱼、小虾、蟹及贝类,高蛋白的自然饵料养肥了鸭子,更产生了一种鲜为人知的绿色食品——海鸭蛋。

在堤边农户收集的一筐海鸭蛋前,张明沛随手拿起一个青皮海鸭蛋,慢慢将其敲碎,向记者展示了海鸭蛋的特色:个大、皮厚、略带红色的深黄色蛋黄。他介绍说,食品专家研究证明,此蛋含“四高”:高锌、高碘、高钙、高磷,是一种较佳的营养食品。

随同的一些广西同行不禁发出惊呼:钦州竟然有这么好的农产品,怎么广西人自己都不知道?

据了解,目前在广西各地市场,蛋类中只要是带有“土”字的,销路都很好。而此品种的鸭蛋几乎不含任何人工成分,一旦面市,肯定很有市场前景。遗憾的是,它仅仅在去年广西组织到上海、武汉等地的农产品交易会上“火”过一把,尽管打开了一些销路,但一无商标、二无形成规模化生产,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知道这一“宝贝”。

“宝贝海鸭蛋”何以默默无闻?张明沛的解释是,海鸭能生出这么好的蛋,需3个必备条件:建一个标准海堤以防风浪袭击;要种植大量的红树林以保护生态、保证自然饵料的供应;海鸭要大批养殖且形成规模。而在1999年以前,一是海堤没有建好,二是红树林数量较少且分散,三是由于海浪袭击,农户养海鸭形不成规模。他坦言:最根本的是人的观念没有及早转换。表现在,人们保护红树林的意识不强,没有认识到红树林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作用,种植的数量少,人为破坏较严重;政府发现了海鸭蛋的价值,但由于市场意识不强,没有及时进行包装、加工和促销工作。目前,该市尽管已成立了钦州海鸭蛋有限公司,但是把它推向其他地区的办法还不是很多,许多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。

在广西一路行来,遗憾不断。我们发现,像海鸭蛋一样,广西不乏好的产品,可惜都是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囿于一地,偏居一隅。这有各种原因,但很重要的就是观念滞后,开放意识、市场意识不强。

就在离海堤不远的地方,有大约20多亩花卉地,是一当地人在广州工作十几年回来之后开发的,地不大,经济效益却很好,有些品种一盆就可以卖几百元的好价钱。由于市场潜力巨大,他打算将其发展至100多亩。这说明,曾经封闭的钦州人一旦走出去,学到新的东西,形成新的观念和意识,就能在本土创造大的收益。

令人欣慰的是,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,钦州人的发展意识被强烈地激发起来。钦州市长黄名汉自豪地告诉记者,钦州人正痛下决心转换观念,增强市场意识,组织大规模养殖、成立有限公司、注册商标、市场调查……让海鸭蛋走出钦州,造福钦州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